在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北京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飞扬”正式对外发布。
从年4月份开始,北京冬奥组委启动了冬奥火炬的征集活动,经过9个月的时间,神圣的北京冬奥会火炬与世界见面了。在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的活动上发布火炬外观设计,用火炬点燃全世界对北京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热情与期待!
鲸泽
北京体育广播双奥之声记者
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副部长王向豫表示:“北京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是展示北京冬奥会理念和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北京冬奥会的愿景和精神的集中体现,创作出得到公众好评和国际社会认可的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也是北京冬奥会的一项重要遗产。”北京冬奥会火炬外形极具动感和活力,颜色为银色与红色,象征着冰火相约,激情飞扬,照亮冰雪,温暖世界。火炬自下而上,从寓示吉祥的祥云纹样逐渐过渡到剪纸风格的雪花图案,旋转上升,如丝带飘舞,最后呈现为飞扬的火焰。北京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与年奥运会火炬相比,既有一致,又有区别;既是传承,又是创新。火炬外观设计师李剑叶介绍:“火炬整体外观与北京年奥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塔形态相呼应,体现了双奥之城的传承与发扬。火炬交接时,两只火炬的顶部可以紧密相扣,既是设计上的巧妙创新,又象征着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更加相知相融的北京年冬奥会愿景。从祥云到雪花的过渡既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这一中国传统思想的体现,也是‘双奥之城’的传承与发扬。”北京冬残奥会火炬的外形与北京冬奥会火炬相同,颜色为银色与金色,寓意辉煌与梦想。表达了人类生生不息、包容融合、向往和平的期望和“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值得一提的是,火炬最下方一圈刻有“北京年冬残奥会”全称的盲文。火炬外壳采用了重量轻的耐高温碳纤维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制成,火炬燃烧罐也以碳纤维材质为主。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达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力学性能优异,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并且具备导电、导热、耐腐蚀、热膨胀系数小等优异性能,被称为“黑*金”“新材料之王”。将碳纤维替代金属材料是一大创新。碳纤维专家、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副总经理*翔宇说:“碳纤维复合材料火炬筒身的研发和制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联合攻关。特别是碳纤维的制备过程很复杂,涉及到多个工序、多个关键参数的控制。我们运用多种方法,提升了碳纤维强度的利用率,同时还解决了创新解决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耐高温、耐燃烧的重大难题。开展大量试验摸索配套的特殊成型、精细的固化工艺,着力解决火炬燃烧时火焰接触部位的耐高温、耐燃烧等问题。”本次火炬的设计秉持绿色、可持续理念,力求将艺术设计与科技创新相融合。燃料使用氢燃料,实现火炬燃烧零排放,体现出“绿色”办奥理念和科技冬奥成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级工程师韩宗捷说:“研制过程中创新性解决了氢火焰无可见颜色、火焰稳定性、大比例氢气减压、高压储氢,氢能安全利用等多项技术难题。安全可靠性高,可抗狂风10级,可耐寒冷低温,减压比高达倍。在解决复杂难题的同时,兼顾轻量化小型化特点,具有良好的外形匹配特点。”火炬外观设计评审会评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认为:“现在的方案应该说是集中了多领域的智慧和科技,具有较高的设计水平,艺术形式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了北京‘庄重、典雅、大气、开放’的城市特点,并融入‘双奥城市元素’。”火炬外观设计完成后,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对此次火炬的设计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副部长王向豫表示:“这次火炬的设计再次证明了奥运会是体育与文化、艺术和科技的巧妙结合。既有文化传承又有科技创新,中国的文化艺术得到完美展现。不仅体现了双奥之城的特点,而且展现了奥林匹克的精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