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记者高萌、李丽、姬烨)2月4日晚22时许,奥林匹克会旗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再一次缓缓升起。
所有观众全体起立行注目礼,“鸟巢”安静了。
仿佛世界都安静了。
奥林匹克会歌渐起,十多米高的旗杆下,孩子们眼神坚定、声音干净。
“溪谷、山岳、海洋与你相映生辉,犹如以色彩斑斓的岩石建成的神殿。”(歌词大意)
唱歌的这群孩子,正是从溪谷山岳之间走来。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
这是奥林匹克会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开幕式上升起。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
寻找泥土的芬芳
年9月28日,这是马晓静第一次到阜平的日子。
从北京到太行山深处,她和同事徐洪业带着选角任务,跟着导航跋涉了多公里。
从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几乎每一届奥运会,都有会歌环节,每个东道主国家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演绎这首难度极高的希腊语歌曲。
一次讨论会上,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提出“想找一群朴素的孩子来唱”。
“可什么才是朴素?我们这个节目到底想要给全世界的观众呈现什么?”马晓静思索了许久。
这并不是导演组的第一次尝试,在此之前,他们也找了不少地方,却始终没能收获那种“一瞬间被打动的感觉”。
在路上,她不断脑补想象孩子们的样子,有些忐忑,也有些期待。
与此同时,马兰小学,许多孩子也正在教室里等候这两位北京来的导演。
无人知晓,崇山峻岭间,一条奇妙的连接线正随着车辙悄然形成。
“可爱、干净、羞涩”,这是马晓静对孩子们的初印象。“有的小孩,你能看到她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很想要上来搭话,但就是不好意思,躲在老师后面。”
休闲服、小布鞋,眼神单纯,好奇又躲闪,孩子们身上的诸多细节和扑面而来的生机,逐渐具象了她心中对会歌节目的想象。
“我忽然理解了总导演的想法,我们敢于让这群最不加修饰、最质朴自然、最天真烂漫的孩子走出大山,带着未知与好奇,去最大的舞台上快乐歌唱,这本身就是一种自信。”
走访了附近所有小学,他们初步选定了一批孩子,简单录制了一段合唱视频。
几天之后,马晓静带着视频回到北京,导演组第一次听到了孩子们的歌声,嘹亮中带着稚嫩,甚至还有点跑调。
视频播完后,工作间内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几乎现场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震颤,那是一种来自山野间的直白自然,一种来自溪谷畔的纯稚烂漫。
寂静最终被总导演张艺谋的掌声打破:“就是它了,孩子们的声音是天籁,这就是我要找的那种——泥土的芬芳。”
大山里的歌声
马晓静再次见到孩子们是在年11月底。
深秋的风有些许料峭,那天是村里一条小路的贯通仪式。村民们自发地搞起了音乐会,不少孩子都在现场。
胆子大一些的孩子望见她,一改初见时的羞赧,从远处飞奔过来和她拥抱。
由于开幕式工作千头万绪,马晓静没能扎在阜平陪孩子们训练,但是几乎每一天,她都会通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