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北京的冰雪冬奥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患者能否服用复方斑蝥酊 http://m.39.net/pf/a_6991710.html

历史上,北京一直有着深厚的冰雪运动传统,其种类之多,参与者之众,覆盖范围之广,传承时间之久,足可称为京城一项经久不衰的风俗。

自明代以降,北京的冰雪运动便常见诸于文人的笔端。既有明人刘若愚的《酌中志》,又有清人高士奇的《金鳌退食笔记》、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清末民初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等笔记著述。

在清代,冰雪运动受到了皇帝的高度重视。乾隆十年,源于关外的冰雪运动被定名为“冰嬉”。乾隆将“冰嬉”比作“射义”,认为这绝不是一种简单的游乐活动。通过体育竞技可以砥砺意志,让人们在承平之时居安思危。

此后,乾隆帝制定冰嬉制度,编入《大清会典》,使其列入到严肃庄重的国家级礼仪庆典。

按《大清会典》记载:“每岁冬月,阅八旗冰嬉于太液池。”从此,冰嬉成了每年都要举行的、有基本固定时间和地点的国家级活动。

冰嬉的雏形是一种军事练兵,之后逐渐演变为包含了诸多比赛项目的冰雪运动会。这些体育项目既有竞技类、展示类,也有兼具两者的综合性项目,如“掷球”“抢等”“打滑挞”“转龙射球”等。

其中,“掷球”按《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是一种结合了溜冰与中国古代足球的游戏,在一定时间内,得到皮球次数多的队伍获胜。

“抢等”类似于现在的速度滑冰。乾隆在《御制冰嬉赋》中这样描述“抢等”,称其“闪如曳电,疾若奔星”,可见这一竞技项目给皇帝留下了深刻印象。

《郎潜纪闻》则有关于“打滑挞”的记载,从中可知这项运动很像今天的高山滑雪,考验的是参赛者从高处速降下滑时的身体稳定性。

“转龙射球”是一种冰上较射竞技。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冰嬉图》,正是乾隆时期宫廷画家张为邦、姚文瀚对这一场景的描绘。在画卷中,参与者有序地溜冰至悬有“天球”、“地球”的旌门,有的人在抽弓搭箭准备射球,有的人则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如金鸡独立、蜻蜓点水、凤凰展翅、哪吒探海、朝天蹬、千斤坠等。

《冰嬉图》生动地描绘了这些场景。仔细观看,还会发现一人肩背处立有三幼童,其中一幼童呈倒立状,两幼童各举一旗。再如一人在冰面上作中幡杂技,令人叹为观止。

由于清政府的大力倡导,冰嬉在民间蔚然成风,冰嬉技艺也不断推陈出新。到了民国时期,金受申先生在报刊专栏《北京通》对当时的冰雪运动做了极为详细和生动的记录。

从金氏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众多,且遍布京城各地,城里的什刹海、北中南三海,城东的通惠河,以及各处的护城河,凡有河湖结冰之处,皆可成为人们进行冰雪运动的场所。

更有甚者,为了展示其高超的冰上技艺,只在脚上绑住木板,从朝阳门码头顺通惠河一路溜冰到通州,“买上几个糖火烧,来上一罐酱豆腐,马上回京”,这样的高手被金受申称之为“二十八英里竞赛”。

由此可见,冰雪运动早已融入到北京人的生活当中,是岁时节令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动,在几百年的变迁中,形成了一种具有标志性的城市文化。

目前,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在北京举行。从传统冰嬉文化的视角来看,这次冬奥会也是各国冰雪运动文化的交流之旅,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绝非偶然。

嘉宾:杨原

作者:刘燕枫

编辑:李敏婷

郭冉

签审:何宇

林纯

制作人:汪鑫

监制:洪琳

感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END

世界精彩尽在掌握

魅力永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