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冬奥时代,冬奥科技成果有希望飞入寻常百姓家,走向城市的应用场。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刘佳璇编辑覃柳笛
2月20日晚,国家体育场举行的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焰火表演(程婷婷/摄)
年2月20日晚,奥运火种在鸟巢大雪花“心”中燃烧16天后缓缓熄灭,北京冬奥会落下了帷幕。
冬奥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后冬奥时代,中国的冰雪经济与冰雪运动将走向何处?
“北京冬奥会是埋下了一个种子,这颗种子会为全世界培养一大批来自中国的冰雪爱好者。”北京冬奥会闭幕当天,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冠军、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年北京冬奥会形象大使李妮娜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冬奥经济与品牌管理”主题研讨会上说。
冬奥会不是“一锤子买卖”。
有数据预测,在冬奥效应下,年中国冰雪经济环比增长将超过30%。实际上,以往举办过冬奥会的城市,都在冬奥会结束后迎来了举办国冰雪运动的全新发展时代,北京冬奥会也有望在未来继续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
“冰雪热”有后劲
“在过去的两周里,我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被冬奥赛场上运动员们的运动热情所点燃。”回顾北京冬奥会时,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说。
年2月,美国盐城湖举办第十九届冬奥会,杨扬夺得女子短道速滑米比赛金牌,实现了中国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
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原副主任、中国滑冰协会副主席朱承翼将此视为中国冰雪运动的里程碑,在“冬奥经济与品牌管理”主题研讨会上,他表示:“从年‘零的突破’至今,中国冰雪运动完成了从初级发展阶段到冰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用实力证明了这20年历史性跨越的成果:7个大项、15个分项“全项目参赛”,斩获9金4银2铜共15枚奖牌,创冬奥参赛史最佳战绩。
“从项目上来看,过去中国冰雪项目‘冰强雪弱’的局面正在发生改变。”朱承翼说。
借举办北京冬奥会契机,中国冰雪运动迎来全项目开展、全项目建队的发展机遇,雪上项目更是初露峥嵘,在比赛中取得诸多突破:
19岁的谷爱凌凭借世界最高难度动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了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首金;
苏翊鸣获得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金牌和坡面障碍技巧银牌;
徐梦桃、齐广璞、贾宗洋三人组成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团队实现男子和女子单项夺冠和团体摘银……
这些高光时刻都有着同样的关键词——年轻。
“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通过北京冬奥会得到了非常好的传播,尤其是从年轻运动员和志愿者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自信、自觉、自然的‘可爱’。”品牌联盟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管理学博士校友会会长王永在“冬奥经济与品牌管理”主题研讨会上说。
李妮娜认为:“冬奥会赛场上的亮点是这些年轻选手带来的,他们在北京冬奥会上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冰雪运动的勃勃生机。”
中国冰雪运动的后劲不仅体现在年轻的专业运动员身上。
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司长涂晓东表示,青少年是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宏伟目标的重点人群。
让“冷资源”继续释放“热效应”
“中国实现了超过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这是前所未见的伟大成就,是本届冬奥会为中国人民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的重大贡献。这将大大改变全球冰雪运动发展和产业格局,引领全球冰雪运动进入新的时代。”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
根据吉林大学冰雪旅游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近日发布的《中国冰雪经济发展指数报告》,从北京申办冬奥以来的几年间,年中国冰雪经济相较年实现了翻番,年中国冰雪经济将继续保持强劲、可持续发展的势头,环比增长将超过30%。
通过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北冰南移、西扩东展”,中国冰雪运动近年来已经显现出打破地域限制的发展态势。
上海的数据可供管中窥豹:年,上海各类冰雪活动的参与人次为60多万;随着冰雪运动不断推广普及,年已达余万人次。
相对于庞大的市场规模,中国在冰雪经济上还面临一个需要迈过去的门槛——提高冰雪器材装备国产化水平。
李妮娜的愿望就是,未来能有更多的中国运动员“戴着中国的护具和眼镜、使用中国的雪板站在奥运赛场上”。
在2月16日北京新闻中心举行的“科技冬奥”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祝学华表示,科技部通过加大对压雪车、造雪机、滑雪板、冰刀等装备的研发投入,提升了冰雪运动装备的自主研发和供给能力,促进了冰雪运动普及和冰雪体育产业发展。
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国产雪蜡车、国产雪麒麟M2造雪机、国产压雪机等大型冰雪机械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向后冬奥时代,在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建立全产业链条,虽然任重道远,但也蕴藏着释放冰雪经济效能的巨大机遇。
朱承翼认为,通过北京冬奥会的影响力,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布局冰雪运动产业,目前我国冰雪装备制造已经出现多点开花、加速发展的趋势,正在从外国垄断,逐渐向国产化过渡。
2月19日,滑雪爱好者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一家滑雪场体验滑雪
“科技冬奥”亮点频出
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鸟巢体育馆内1.1万平方米LED地屏,贡献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冰瀑、折柳寄情的东方视觉艺术。
这块全世界最大的超高清LED三维舞台经受住了北京冬奥会期间的强降雪和低温天气,即使身处冬季-20℃低温环境,在演员高强度彩排踩踏、设备机械的碾压下,每一块LED显示模块都能稳定呈现超8K高清视频流畅的画面效果。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赛道,首次在冬奥历史上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为运动员创造更快的成绩提供了保障,北京冬奥会开赛4天时,就有6位参赛选手打破奥运纪录,其中3位打破的奥运纪录已尘封20年。
在“冬奥经济与品牌管理”主题研讨会上,有多位发言嘉宾表示,在北京冬奥会上,智慧场馆里的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为赛事判罚提供了更多依据,而智慧场馆的成功运行,也意味着中国在未来国际赛事场馆的技术标准更新上,将发挥更大影响力。
据悉,围绕场馆、运行、指挥、安保、医疗、气象、交通、转播、观赛等关键场景,本届冬奥会有多家单位、超过万名科研人员参与研发的多项技术成果已在测试赛、运动员训练、正式比赛中落地应用。
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中就藏着两项中国石化的技术首创:
一是将内部燃料从天然气改为更加洁净的氢气;二是火炬外壳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一条条黑色丝束经过三维立体编织,“织”成了火炬外壳,每一束丝束都包含着1.2万根碳纤维丝。
祝学华表示,“科技冬奥”不仅满足了北京冬奥会筹办和参赛的重大科技需求,同时将对后奥运时代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在后冬奥时代,这些冬奥科技成果则有希望飞入寻常百姓家,走向城市的应用场景。在北京,智慧场馆技术就将加快在城市场景的落地。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主任许强透露,北京已着手在城市副中心一些大型的公共建筑和枢纽型建筑里推广使用冬奥场馆应用的BIM、数字孪生技术等智慧技术,构建大型公共建筑的智慧管理体系。
冬奥期间大放异彩的8K节目、8K频道及8K屏幕,未来将更多地走进公众生活;氢燃料大巴在延庆、张家口提供赛时交通服务保障,赛后也会继续用于城市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