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杨霁霄中华读书报
年2月4日,国家体育场,来自河北省阜平县的“马兰花儿童合唱团”用希腊语唱响奥林匹克会歌,他们天籁般的声音惊艳了世界。根据国际奥委会规定,每次奥运会开、闭幕式升降奥林匹克五环旗时,都需要演唱会歌。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会歌由56名代表中国各民族的孩子以无伴奏合唱方式演唱;年北京冬季奥运会,44名来自太行山区的孩子组成合唱团,用歌声展现了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果。
《奥林匹克会歌》是希腊著名诗人科斯蒂斯帕拉马斯的短诗代表作。帕拉马斯年出生于帕特雷,是希腊19世纪后期“新雅典派”代表诗人。他具有渊博的知识和杰出的才华,对古典文化传统和当代现实生活都有深刻的了解。他的长诗代表作有《吉普赛人十二歌》《国王的笛子》等。《吉普赛人十二歌》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拜占庭帝国末期,诗歌主人公是一名吉普赛人音乐家,他否定现世的一切,希望用新的价值体系重塑世界。这位吉普赛人象征着自由,他不断前进、不屈不挠,致力于“拆毁”旧有的、腐朽的社会,代替以全新的、更强大的新世界。诗人借这名吉普赛人音乐家预言未来希腊与希腊民族的复兴。《国王的笛子》背景设定在拜占庭帝国马其顿王朝巴西尔二世(“保加利亚屠夫”)统治时期。巴西尔二世在漫长艰难的与保加利亚人的战争后,带领部队来到雅典圣母教堂(即过去的帕特农神庙)做礼拜。《国王的笛子》是献给希腊、献给胜利的拜占庭军队的一首赞美诗。
现代希腊诗坛自年希腊革命爆发起,至19世纪后半叶主要由三大诗派组成:一是爱奥尼亚七岛派,以索洛莫斯为代表;二是雅典浪漫派,以苏佐斯兄弟为代表;三是以帕拉马斯为代表的“新雅典派”。
爱奥尼亚七岛在现代希腊历史上地位特殊,很长一段时间都受威尼斯人统治。因此,七岛与西欧文化交流密切,当地很多诗人都在意大利等国留学,也深受19世纪浪漫主义的影响,七岛诗派由此形成。七岛诗派多使用希腊俗语写作,诗歌主题多与祖国、自然等相关,歌颂爱情,也歌颂当时正在进行的希腊革命。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是索洛莫斯(—),希腊国歌《自由颂》的作者。他出身于扎金索斯岛(Zakinthos)的贵族家庭,在意大利接受教育,毕业于意大利帕维亚大学。年索洛莫斯回到扎金索斯,年他搬至科孚岛居住直到去世。起初他用意大利语写作;年后转用希腊语写诗,并于年发表《自由颂》,歌颂为自由而战的希腊人民。
索洛莫斯画像
雅典浪漫派与七岛诗派不同,诗人常使用融合了更多古希腊语元素、更书面的纯净希腊语写作,并多在雅典活动。该派诗人,如亚历山大苏佐斯(—),曾在法国留学并受到法国浪漫派影响,他的讽刺诗、政论诗比较有特点。他的弟弟帕纳约蒂斯苏佐斯(—)也是著名作家,创作了希腊独立后第一部小说。
帕拉马斯的“新雅典派”虽也以雅典命名,但与雅典浪漫派的风格完全不同。“新雅典派”反对使用缺乏生气的古典语言写作,更提倡索洛莫斯使用的俗语。该诗派受到象征主义与法国帕尔纳斯派影响,帕尔纳斯派以希腊神话中阿波罗的居住地帕尔纳斯山命名,强调诗人从古典文明中获取灵感,重视诗歌的形式格律与押韵。这些特点明显体现在《奥林匹克会歌》中。
诗人于年创作此诗,经希腊著名歌剧作曲家萨马拉斯谱曲后,年第一次在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被演奏。年,国际奥委会正式将此曲定为奥林匹克会歌。根据国际奥委会规定,奥林匹克会歌一般用希腊语演唱,也可使用英语或主办国语言。会歌基本中文大意如下:
古代不朽的奥林匹克精神,美好、伟大、诚实的圣洁之父。请降临到尘世,在希腊这片属于你的荣耀之地,像闪电般展现你自己!
请照亮跑步、角力与投掷项目,这些全力以赴的崇高竞赛。请把用四季长青的橄榄枝编成的花冠颁赠给优胜者,塑造出钢铁般的躯干。
平原、山岳、海洋与你相映生辉,犹如一座白色、紫色的神殿。这巨大的神殿,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来膜拜,啊!永远不朽的奥林匹克精神。
诗歌第一节以作者呼吁奥林匹克精神在希腊土地上重新复活、奥林匹克赛事在希腊重新延续辉煌开篇,强调了奥林匹克的精神内涵。
诗人帕拉马斯(左)与曲作者萨马拉斯(右)
奥林匹克精神是不朽的。古代奥林匹克赛会自公元前年起,至公元后年狄奥多西一世下令停办,共经历了届余年的历史。自年雅典举办了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后,至今又经历了32届夏季奥运会、24届冬季奥运会,这足以证明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不朽。
这一精神是圣洁(或译为“纯洁”“纯粹”)的。古代奥林匹克赛会是一场纯粹的为纪念宙斯而举办的赛会。它为古希腊各邦运动员提供了展现运动能力、享受运动快乐的舞台。古代奥林匹克精神强调运动至上,也强调和平。奥运会只与体育运动相关,体育与政治、经济等其他因素都不挂钩。赛会上来自各邦(现代赛事为各国)的运动员,抛开“国家”间的一切分歧,以公平竞争的方式在各个项目上展开角逐。在赛会举办期间,希腊各交战中的城邦均需停战。
这一精神是美好的。运动赛事是展现运动员“身材美”的最好舞台。运动员通过不断练习,在运动会上呈现出人体的极致美。
这一精神是伟大的。原诗μεγ?λο?一词直译为“大”,古代奥林匹克赛事规模庞大,希腊各邦都热衷于派人参加,或前往古奥林匹亚观看比赛。古奥林匹克赛会促进了希腊统一文化的形成,也加强了希腊民族的团结。这一精神也延续到了现代,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次全会上,“更团结”加入到原先“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中。全世界人民应当团结一致,面对当下的种种挑战。
这一精神同样也代表着诚实。赛会中运动员必须用光明正大的方式,而不是不诚实地赢得比赛。健康的竞争精神一直主导着古代奥林匹克赛会,极端或狂热的竞争并不被提倡。
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后,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因属于异教崇拜被下令停办。一千五百年以后,奥林匹克运动会再次举办。因此诗人使用三个命令式(κατ?βα下降,φανερ?σου显现,?στραψε照亮),希望古代奥林匹克精神能够再度下到尘世,在希腊这一诞生它的土地上再次展示自己,将过去的荣耀再度带回希腊。
诗歌第二节,诗人首先用跑步、角力、投掷这三种古代、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皆有的运动项目代指奥运会所有比赛。帕拉马斯希望古代奥林匹克精神能够点燃所有运动员的斗志与参赛激情。当然,尽管所有人都想赢得比赛,但运动员不能因此用不公正的方式获得胜利,所有比赛都应建立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运动员不论代表哪个城邦(古代)或国家(现代),都应在比赛中相互尊重,承认胜利者获得的荣誉。因此作者用崇高、高贵来形容奥运会比赛。
古代奥林匹克赛会的获胜者将获得桂冠或橄榄冠,并可请求城邦为自己立像,城邦也以赛会胜利者为荣。第二节第二句运用命令式στεφ?νωσε(佩戴花冠),意指作者希望奥林匹克精神为胜利者佩戴长青花冠。“长青”(αμ?ραντο)不仅形容橄榄枝,也形容胜利者将获得终身荣耀。每个希腊城邦都会用自己的方式纪念本邦奥运冠军,他们的名声能超越城邦的界限,传遍整个希腊世界。第二节最后,作者仍运用命令式πλ?σε(塑造),除描绘运动员的真实身材外,强调奥林匹克精神塑造了运动员钢铁般有价值的身体,突出了参与运动的好处。奥运会参赛运动员通过不断的训练,获得了令人羡慕的好身材,增强了肌肉力量与身体机能。σιδερ?νιο(钢铁般的)除描绘运动员的真实身材外,也让人联想到古代城邦为获胜者树立的塑像。第三节作者用κ?μποι,βουν?καιπ?λαγα(平原、山川与海洋)代表整个希腊。整个国家都闪耀着奥林匹克精神,就像是一座白色、紫色的神殿。“白色”象征着纯洁、纯粹,与第一节“圣洁之父”相呼应;“紫色”既与活力、生命力相关,也是一种宏伟的颜色。两种颜色象征着第一节“圣洁”“美好”“伟大”“诚实”的奥林匹克精神。
如同会歌所体现的,奥林匹克运动希望超越国籍、民族、政治、宗教、肤色和语言的限制,促进人类社会和平、团结、友谊和进步。在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演唱会歌的“马兰花儿童合唱团”由邓小岚老师——原《人民日报》总编辑和《晋察冀日报》社社长邓拓长女创建。河北省阜平县马兰村是《晋察冀日报》的驻地。退休后的邓小岚老师来到马兰,组建了“马兰小乐队”、创办了“马兰儿童音乐节”,把音乐的种子播撒在当地孩子们的心中。从太行山深处到国家体育场“鸟巢”,一朵朵“马兰花”乘着奥林匹克会歌的歌声走向了世界。会歌联结起的不仅是中国与希腊、东方与西方、海洋与大山,更是全人类对奥林匹克精神共同一致的追求。语言或许有国界,但音乐与奥林匹克精神没有国界!
遗憾的是,邓小岚老师于年3月21日病逝,享年79岁。邓老师虽已故去,但马兰的孩子还将乘着歌声飞向更远;邓老师18年来不间断的付出,也必将激励更多后辈延续她伟大的事业,走进山村参与支教。奥林匹克精神不朽,邓老师“伟大”“纯粹”的奉献精神亦将不朽!
本文为中华读书报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留言。欢迎转发到您的朋友圈。
原标题:《《奥林匹克会歌》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