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下文简称冬奥会)距离开幕越来越近。相关的准备工作,也早就提上了日程。前不久,北京冬奥会奖牌“同心”发布。
同样提上日程的,还有围绕着冬奥会、冰雪运动开发的影视作品。有的项目早早开工,已经在荧屏上成功亮相,还有些项目正在紧密筹备,估计会在后冬奥周期亮相。
当然,相比起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成立周年这般规模的节庆展播,冬奥会的体量倒相对轻便一些。国人对奥运会的特殊情感,虽然依旧热忱,但将奥运与国力相联的文化想象少了,观赛心态也更轻松。这某种程度上,也给冬奥题材影视剧的创作松了绑。
速滑是大头,青春是基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确切消息的冬奥冰雪题材影视作品共有12部,其中剧集7部,电影5部。这些作品,大多数都处在杀青或拍摄阶段。
这些作品,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不涉及专业奥运项目,只是围绕着冬奥会来讲故事。故事的主角可以是运动员,也可以是等待奥运的普通人。
这类作品中,最典型的是刘佩琦、肖添仁主演,海一天、吴玉芳特别出演的情景喜剧《冬奥一家人》。看名就知道,这是发生在普通老百姓家。
为迎接冬奥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推出以冬奥为主题的“八个一”创作工程,《冬奥一家人》是唯一一部情景喜剧。这部剧由李建宏、邓迎海担纲编剧、导演,两者曾在《家有儿女2》中有过合作,通晓情景喜剧的创作精髓。
北京冬奥会前夕,年仅10岁的程果子从国外回到爷爷程一凡身边。身为短道速滑教练的程一凡发现果子有速滑天赋,想把他培养成短道速滑世界冠*。但由于两人年龄、思维、性格、爱好方面存在差异,祖孙俩常常因为各种各样的事产生矛盾。在训练和“对抗”的过程中,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由此展开。
其实,在北京夏奥会的时候,也有过一部类似的情景喜剧《奥运在我家》。那部剧采取了边拍边播的形式,根据观众即时反馈来调整后续内容。但由于未曾上星影响力不够,现在很难找到影像资料。
同为“八个一”工程的《冰雪之名》同样围绕着冬奥会故事展开。这部剧分为《冰雪情缘》《冬奥梦想》两篇。下篇已在9月杀青,上篇正在拍摄中。
既然是上下篇,演员自然也有所不同。《冬奥梦想》由欧豪、梁洁、伊丽媛领衔主演,蒋欣特邀出演。《冰雪情缘》则由陈若轩、彭小苒主演。
该剧以“中国和冬奥的四十年”为主题,通过讲述一家三代人的冰雪情缘,书写全面备战冬奥会的历程,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冬奥精神。
同属此类的,还有电影《我和我的奥运》。从片名来看,其大抵是和《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相似,讲述宏大背景下小人物故事,就是不知道是否会和前三者一般,采取单元拼盘的模式。
另一类,则是以单一奥运项目为叙事线索,主人公是相关项目的专业运动员,在日复一日的训练、比赛之中,摘得一个个冠*,收获幸福生活的故事。
这类作品,以速滑为选题的影视作品占了大头。又多围绕着青春叙事展开。
比如,同为柠萌影业出品的《陪你逐风飞翔》和《超越》。虽然这两部作品讲的都是速滑运动员的故事,但最典型的不同是“含爱量”的高低。从类型划分上来看,前者是一部典型的爱情剧,后者更像是一部不谈爱情的青春剧。
《陪你逐风飞翔》由沙维琪执导,宋祖儿、王安宇主演,苗圃特别出演。讲述了“野滑王”沈争一(宋祖儿饰)遇上优等生邵北笙(王安宇饰)后,两人在追逐冠*梦的路上不断突破自我、克服困难,并收获纯真美好爱情的故事。
《超越》则将镜头聚焦陈冕(李庚希饰)、陈敬业(胡*饰)在内的两代速滑人,讲述了“北冰南展”浪潮中,陈冕从一个非专业选手,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代表国家出征冬奥赛场的故事。该剧由张晓波执导,李庚希、胡*主演。
同样“滑”着出场的影视剧,还有《我将喜欢告诉了风》和《冰上的火焰》。前者是速滑,后者是花滑。这两部剧都是根据同名网络小说改编,前者还请来了八月长安进行改编。有趣的是,小说《我将喜欢告诉了风》中女主人公本是速滑出身,“重生”后却选择了花滑运动。不知改编之后是否还会有此情节。
电影《我心飞扬》和《破冰少年》则将涉及项目对准了短道速滑。顾名思义,相比速滑,短道速滑的跑道更短,大抵只占前者的1/4。其弯道较多、倾斜角度较大,难度和观赏性也就相对更高。从大银幕呈现出来,定然是颇具美感。
《我心飞扬》由徐峥监制,王放放执导,孟美岐、夏雨主演。讲述了屡次与金牌失之交臂的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队,一雪前耻、奋勇争先的故事。
《破冰少年》则是系列电影。剧情围绕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自身努力成长为奥运冠*的过程而展开,首部的原型是平壤冬奥会冠*武大靖。
5部电影中,《零度极限》是唯一一部以滑雪为主题的作品。如果不出差错,应当也是最先上映的电影。电影《我心飞扬》定档在年2月1日大年初一上映,而《零度极限》则比它提前上映半个月,定档于明年的1月14日。
《零度极限》由叶伟民执导,刘雪飞、陈翔宇编剧,韩庚、尹昉主演,*、姜武特别出演。讲述了一名患有严重心理障碍的运动员回到故乡,寻找传说中单人单板挑战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的速降大神“Tiger”的故事。
虽说体育片不算院线热门,但这部电影跳脱出了传统体育片的训练模式,而选择了一种更为商业化的表达方式。更遑论,滑雪本就是颇具视觉冲击力的极限运动。另外,“*出演”在某种程度上,也能为它带来堪比类型片的商业价值。
观众想要什么样的冬奥剧?
在今年6月底召开的重点电视剧创作工作调研座谈会上,广电总局副局长朱咏雷对冬奥题材重点电视剧创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拍冬奥剧,既要拍出冰雪之美、运动的魅力和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又要展现改开以来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
其实,这也反映出普罗大众对冬奥会相关影视的审美诉求。
客观来说,夏奥会不好拍,一来是项目太多,田赛、径赛实在找不准重心。只能拍拍奥运故事和奥运历史。北京奥运会时拍的所谓“奥运剧”,多数都走的是这一路数。
二来,如游泳、短跑这般常规的体育项目,也毋须选择在奥运会期间播出相关文艺作品。但冰雪运动不同。它对观众来说相对陌生,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节点加强印象。
大家想看什么样的“冰雪”剧?或许我们能从已播的作品找找答案。
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共播出了3部冰雪题材的影视剧。分别是《冰糖炖雪梨》《穿盔甲的少女》《爱在粉雪时光》。前者是台网剧,后两者是纯网剧。
从剧名就可以看出,3部作品都是女性向甜宠剧。
3部作品中,最具热度的是吴倩、张新成主演的《冰糖炖雪梨》。
然而,这部剧的成功更多是一种“CP的成功”。冰雪只是男女主人公感情升温的催化剂,换成其他运动项目依旧成立。
在冬奥题材中夹杂言情、青春等市场接受度较高的元素,实则不难理解。
像这种节点性的影视作品,如果不能抓紧播出,就很容易落入观众兴趣不再的陷坑中。但前仆后继地用冰雪题材来拍甜宠剧,也并非一种好的选择。
甜宠剧的确有自己的受众,是一种无可置疑的圈层刚需。可这个圈层并不大。与其蹭冬奥会热度,倒不如坚持走传统甜宠剧之路,起码能错开个档期。否则,就很容易像《穿盔甲的少女》《爱在粉雪时光》一样,播是播了,少人看。
话又说回来,想拍出大多数观众喜闻乐见的冬奥题材剧,首先要保证的,是尽可能地展现冰雪运动的魅力。讲速滑运动员的故事可以,但重头戏不能只放在滑冰场之外,不能只放在男女主人公的嬉笑打闹之中。冰还是要滑的。
其次,要稳扎稳打,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情节铺设是否合理,人物塑造、演员表演是否合辙,服、化、道等细节是否熨帖,时代描摹是否还原,行业特点、地域特色是否鲜明…最终决定口碑和热度的还是这些关键艺术要素,冬奥题材也不例外。
再次,用情景喜剧的形式来表现奥运,或许是最巧妙的一种手法。
相比起传统的行业剧,身为“特殊职场剧”的体育剧,不具备常规逻辑下的戏剧矛盾,往往需要虚设一个对手,或是教练,或是家庭,或是队友。但他们又不能彻底地站在主角对立面,因此故事很容易走向乏味。而不断变换串场人物的情景喜剧,则可以有效地规避这一问题,保证冲突的频发性和新鲜度。
北京冬奥会于年2月4日开幕,2月20日闭幕,持续16天。这么短时间,一部剧都播不完。所以,不少项目必须做好节后再播的准备。希望能多出些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