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类霜天竞自由
——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胜利闭幕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李济慈)年2月20日,一个值得永远珍存的日子。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圣火在北京鸟巢的夜空下缓缓熄灭,为世界留下了一道美丽璀璨、难以忘怀的背影。
这是人类一次伟大的盛会。世界91个国家和地区、名运动员聚首北京,共襄盛事。有冰雪王国、历届冬奥会的赢家挪威;有举国无雪,却诞生了自己第一个冬奥会代表团、第一个滑雪运动员的尼日利亚。萨穆埃尔·伊克佩凡代表祖国骄傲地站在了北京冬奥会的赛场。
这是一个精彩的竞技舞台。这里有年轻小将的青春飞扬,也有赛场老将的坚韧挺拔;这里有成功者的喜悦欢畅,也有失落者的败而不馁。一场竞技风暴席卷虎年,为奥运如虎添翼。男子米速滑、男子1米速滑、男子0米速滑、女子米短道速滑、女子米短道速滑接力……一个个世界纪录被改写,一个个奥运会记录被刷新。北京冬奥,尽展“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体育之美。
这是一次温暖的公益之旅。奥运会不仅是体育健儿展现运动水平的赛场,也是广大义工展示文明风采的舞台。北京冬奥会上,近名志愿者以无私的奉献、专业的技能保障了赛事各个环节的顺畅,让世界各地来宾倍觉宾至如归的美好。而赛场之外的更多城市、更广地域,人们的生活与理想因奥运改变——无数人走上冰雪,无数冰山雪地变成金山银山。
这是一次面向未来的美丽之约。北京冬奥,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座里程碑,是世界文化汇入中国的又一座纪念塔。中国已不再仅是一个古老的国度,更是一个青春的神州;奥运也绝非仅是一种竞技体育的运动方式,更是一种跨越地域、种族和语言的拥抱与交流。体育是献给世界的礼物,北京冬奥是面向世界的微笑,人们在这里手挽手、心连心,向全世界发出一声来自东方的问好。
辉煌总是短暂,而光明更加长久。挥手告别之日,也正是握手再见之时。再见,北京冬奥,我们的冬奥,世界的冬奥;再见,冬日之圣火,洁白的雪道,微笑的晨曦;再见,让骊歌乐起,天人和鸣——我们将珍惜过往,将共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