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选手裁判科研人员这些申城冰雪人正为冬
TUhjnbcbe - 2025/3/16 3:29:00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年2月4日开幕。今天,人们开始倒数日,迎接盛会的来临。

随着冰雪运动的“南展西扩东进”,在上海,你可以随处感受冰雪激情。同时,在年北京冬奥会的场上场下,你也能见到上海体育人奋斗的身影。今天,就让小体带你一同遇见,上海的冰雪奇缘。

上海雪车运动员邵奕俊

血肉之躯撞击出驾驶技术

雪车,是冰上的f1。而国家队的“驾驶员们”,“车龄”才刚过5年。

中国雪车队是年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后组建的。在此之前,上海选手邵奕俊练习的项目是铅球。年年底,他通过跨界跨项选材进了国家雪车队,和来自全国十几位其他项目的队员一样,他对雪车没有丝毫的了解。

“万事开头难,我们开始了第一次滑行挑战。第一次达到终点的喜悦让我至今难忘,我们滑行了一小步是中国雪车前进的一大步。-赛季对我们来说是非常艰难的,舵手不会开,刹车手不会刹,每天在时速一百多公里的赛道上摸爬滚打,几乎每个队员都是伤痕累累,翻车是家常便饭,我们的驾驶技术可以说是用我们的血肉之躯撞出来的。”

近几年,中国雪车队不断迈出“第一步”:年,建队仅一年多就获得世锦赛参赛资格;年,中国雪车运动员首次亮相冬奥会赛场;年,中国队在世锦赛男子四人车项目上历史性地获得第十四名……

为备战北京冬奥会,中国雪车队正在延庆紧锣密鼓地进行训练。每一次推车、每一次滑行,队员都专注认真。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中国雪车队经历了从无到有,正在实现由弱到强。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不惧困难,队员们展现的精神品质,也是中国冰雪健儿身上的共同标志。邵奕俊说:“祖国越来越强大,以前不敢想的事都实现了。虽然雪车项目起步晚,但我们会用拼搏和汗水,追逐梦想。”

零下30度的大数据

上海科技打造教练的“第三只眼”

河北张家口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刘宇,正带领一个7人团队给予“科技保障”。61岁的刘宇是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研究院院长,也是地地道道的张家口人。这个春节,他和团队成员将继续服务在此集训的中国冰雪健儿,用科技手段和大数据助力国家队科学训练、运动员成绩提高。

气温零下30摄氏度,刘宇团队每天都在户外工作。他们采集的数据可以在运动员跳完以后实时反馈出台时的三维动作信息,协助教练员优化训练方案。科研人员在户外采集完数据后,趁着运动员休息的空隙赶紧钻进旁边的简陋小屋取暖。他介绍,跳台滑雪运动员的运动速度快、跳得高飞得远,身体姿态产生升力,生物力学有很大用武之地。中国健儿如今也十分重视科技助力,包括通过跨项、跨界选材挖掘出新人,成绩有了稳步的提升。

刘宇科研团队的工作,成为教练员的“第三只眼睛”。“打个比方,过去医生诊疗靠经验,现在是靠科技诊疗手段;教练员就像医生,过去主要靠经验训练,现在我们提供更多科技手段,让教练多了另外一只眼睛。”刘宇介绍,中国冰雪项目要后程发力,体育科技大有可为。“利用科技产业的优势,上海同样可以深度参与北京冬奥会。”

黄浦江畔

走出两位冬奥裁判

跨越元旦直至2月底,第二届上海白玉兰国际冰雪节让申城因冰雪热闹一时。上海外国语大学体育教师李凌姝和徐汇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教练王珏也迎来火热一冬。这两位姑娘,将在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中负责裁判工作,李凌姝将担任副计时长,王珏则是执场裁判。能够亲身参与“家门口”的冰雪盛会,对她们来说,是一份荣誉,也是沉甸甸的压力。

李凌姝与冰壶结缘是在年,那时位于松江大学城的上海大学生体育中心刚刚落成。“学校打算开设冰壶课,需要老师,我算是‘半路出家’。”李凌姝原本负责健美操和功夫扇等课程,因为身体条件好,个人有兴趣,在经过专业培训后,她从年起担任学校冰壶课老师。王珏接触冰壶的时间略晚一些。年,徐汇区青少年体校成立冰壶队,负责篮球、足球、羽毛球等项目训练管理工作的她分管这支队伍。

年,上海市体育局组织冰壶裁判员考核,李凌姝顺利通过,6月获得国家一级裁判员证书。次年,上海承接全国冰壶联赛分站赛,王珏获邀参加,一个月间住在比赛场馆旁,就此走上了裁判员岗位。

同时,上海市冰壶运动协会搭建培训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途径,邀请多位国家级冰壶专家来沪培训裁判、教练和制冰师。李凌姝和王珏就是受益者,年夏天收到世界冰壶联合会发来的邀请邮件,对于她们是满满的意外和惊喜。

李凌姝这些年执裁过不少赛事,但北京冬奥会的意义完全不同:“能够代表中国裁判在家门口执法比赛,感觉特别光荣,必须提高水平、不辱使命。”王珏在随身的背包里放了一本最新版的全英文裁判手册:“到了赛场,能力、技术都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要站上世界最高水平的赛场,先从提高自己做起。”

从年至年,上海陆续举办短道速滑9届世界杯分站赛、1届世锦赛和花样滑冰3届中国杯、1届世锦赛。上海超级杯是国际滑联所属第一个以城市命名的比赛,也是第一个将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和队列滑3个项目同时进行的大奖赛。

国际大赛精彩纷呈,有力推动大众冰雪运动发展。年,全国大众冰雪季启动仪式首次跨过长江,就在上海举行;年,上海市民参加各类冰雪活动(训练)达万人次。上海冰雪健儿也在国际赛场崭露头角:邵奕俊参加年平昌冬奥会男子四人雪车项目;前女子百米跨栏选手应清跨项后,在年女子单人雪车系列赛国王湖站夺得这一冬奥会新增项目的冠军。

一年之后,上海冰雪健儿将与世界各地的冰雪运动员一同,共迎北京冬奥会这一历史性盛会的到来。

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国冰雪等

    

上观号作者:上海体育

1
查看完整版本: 选手裁判科研人员这些申城冰雪人正为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