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趣赏冬奥热雪沸腾,北京冬奥会的大
TUhjnbcbe - 2025/3/23 18:10:00

还有不到两个月,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届时,北京将成为全球首个同时举办过冬夏两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双奥”之城,聚焦全世界的目光。

▲国际奥委会巴赫主席宣布年冬奥会举办城市为“北京”

作为冬季奥运会的忠实观众,非常期待在本届冬奥会上看到世界冰雪健儿们展示最高竞技水平,更希望中国体育健儿续写奥运辉煌、为国争光。还有那些冬奥会的幕后故事亦是令人津津乐道。换句话讲,北京冬奥会有很多赛事之外的“看点”将会引起全球瞩目。

精彩的冬奥幕后

“一起向未来!”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也是全世界的共同心声。在科学精准施策,建立常态严密防控机制,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下,中国将以开放的大国形象欢迎八方来客,为世界展示团结与友谊的力量,让世界知晓中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同时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互鉴。

与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一样,年北京冬季奥运将继续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冰丝带”舞动神州,“雪如意”灵动八方,“雪游龙”“雪飞燕”璀如明珠……;飞扬火炬与圣火融为一体;火种灯代表人们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和向往;火种台为迎接纯洁的奥林匹克火种做好了准备;北京年冬奥会奖牌,五环同心,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

还在北京年冬奥会的申办阶段,我们即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要举办一届低碳冬奥会。为实现北京冬奥会碳中和,背后的“科技”魅力不可或缺。

新书带您趣赏冬奥

对广大老百姓而言,要说冬奥会最吸引人的,当属冰雪运动本身的魅力!一场全民瞩目的冬奥赛事,可让人们熟悉和亲近冰雪运动,搭建从“体育运动”通往“强身健体”的桥梁。为此,在很大程度上,奥运精神不仅能展现体育竞技魅力,而且也能促进国民素质的提升。

随着冬奥会效应的传播以及各地冰雪运动的普及推广,我国“三亿人上冰雪”正在从愿景逐渐变为现实。如今,我国冰雪运动已经跨越南北,贯穿四季,成为中国人的体育娱乐新时尚。

那么,你知道冬奥会都有哪些专业冰雪运动项目?各项目的发展情况怎样?有哪些比赛规则?观赛有什么注意事项?

为让更多人能了解欣赏冬奥比赛项目的常识,中山大学出版社特组织北京冬奥会场馆管理专家和中山大学体育部教师一同编写了旨在普及冰雪运动项目知识、提高观众欣赏能力的“趣赏冬奥系列丛书”。近期即将出版,敬请期待!

丛书包括《趣赏冬奥——滑行项目》《趣赏冬奥——雪上项目》和《趣赏冬奥——冰上项目》3种,以普通冰雪运动爱好者的视角,提炼出冬奥会观赛中常见的问题,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分别介绍了冬奥会的15个运动项目的历史起源、项目设置和规则等,为冰雪爱好者明明白白地欣赏冬奥提供了一套有趣又实用的“知识读本”。

这套书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就让小编以“花样滑冰”项目介绍为例,带你读一段吧!

花样滑冰越转越快还不晕的奥秘

在看花样滑冰时,大家一定经常看到运动员旋转,并且越转越快的场景。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大家可以尝试或者想象下面的场景:双臂伸直,手平举一对哑铃(或其他重物),坐在一张转椅上慢慢转动。几圈之后,快速将双臂收拢靠近身体,你会发现自己的转动速度明显加快了。

没有人推你,仅仅是自己把手臂收回来,为什么转速就会改变呢?

其实这是一个力学知识。在转椅上的你与转椅组成一个整体,所受到的外界作用力只有重力和地面的支撑力,但这些力都与转轴(你垂直的上身)平行,对转速是没有影响的。根据力学原理“动量矩守恒定律”(物理学中称为“角动量守恒定律”),转动速度与力矩的乘积是不变的。在你收拢手臂后,哑铃与转轴的距离(力矩)变小了,因为角动量是守恒的,转动速度必然加大,也就是越转越快啦。

有了上述结论后,就很容易理解花样滑冰运动员最快速的旋转是双手举高,让自己变得像一根“筷子”一样细长了:运动员先张开双臂,缓慢转动起来。冰面的摩擦力可以小到忽略不计,所以运动员受到的外力就像转椅上的你,都对转速没有影响。那么根据“动量矩守恒定律”,花样滑冰运动员把四肢收拢相当于减小了转轴的距离,因为速度与力矩的乘积不变,转速自然就会加快!

那他们转这么快,不会晕吗?答案是会的。但是,花滑运动员美轮美奂的表演会让我们忘记:其实他们的身体和我们的身体遵循着一样的生理规律。

简单来说,脊椎动物的内耳都有一个掌管平衡感的器官——半规管(semicircularcanal)。半规管里充满了液体,漂浮着一个传感器。你的头部只要一动,管内的液体就会轻微地晃动,传感器就会感知发生的一切:这正是大多数头晕的起源。

还是那只转椅。如果你尝试在转椅上持续旋转,耳朵中的液体受力一同旋转,且由于惯性,在椅子停下来之后也会长时间保持晃动,并通过那些海藻般的传感器向你的大脑发送信号说,“我的身体仍在运动之中”。大脑试图校正这种运动,于是让眼睛颤动,促使身体向一边倾斜,人就开始东倒西歪了。

花样滑冰运动员并非对这些影响免疫,他们的内耳和我们的并无区别。没有人能训练那些半规管液体的流动,让它们不守惯性定律,但他们对自己的感官表现出了惊人的控制力。

他们战胜旋转时头晕的奥秘就是练习,反复练习,让内耳和大脑习惯这种快速转动。为了准备奥运级别的花样滑冰高速旋转,运动员需要适应一整套感官输入体系。我们可以确定,花样滑冰运动员为比赛所做的精神训练至少不会比他们在身体素质上所做的准备少。

《趣赏冬奥——滑行项目》仇亚宾主编;李朝阳副主编

《趣赏冬奥——雪上项目》杨茜主编;田靓副主编

《趣赏冬奥——冰上项目》杨占武主编;张新萍副主编

1
查看完整版本: 趣赏冬奥热雪沸腾,北京冬奥会的大